联邦留学辅导
鸣挚海外家政服务
代购代带网
人口普查
买书

英国伦敦华人网 - 英国伦敦第一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52|回复: 0

于丹带着儒家文化在伦敦勇敢地跌倒了!

[复制链接]

225

主题

250

帖子

1

精华

社区管理员

超级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96
威望
2515 点
金钱
0 £
注册时间
2009-4-24
发表于 2009-5-11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龙华网:前日,一篇题为《于丹伦敦街头撒泼记》的帖子一起广泛关注,自称是于丹伦敦之行翻译的发帖者,指责于丹在《于丹〈论语〉心得》英文版欧洲首发式过程中,“不断换房”、“呵斥助理”“、辱骂翻译”等“撒泼恶行”。 国内讲坛上侃侃儒雅的学者于丹,难道出了国门就露出了马脚? ( R, q5 C1 ~6 C: H

; {* u/ J4 t* p) @& z: U$ |; m8 T" {  虽然于丹“伦敦撒泼门”主要还是发生在中国人之间的纠纷,但发生地点在伦敦,关键当事人长期生活在英国,所以如果不是对两个国家或者东西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是很难看出双方是与非的。笔者在欧洲曾从事多年的翻译和接待等工作,长期直接面对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冲击,相信就目前的资料,可以给双方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的。 & ~6 R) [: B1 _1 Y
1 y! q9 c& x& C; b
  首先我们来看发难方的声音。《于丹伦敦街头撒泼记》作者是英国在读博士。她本来预计给她(于丹)翻译一周,但短时间接触后就决定拒绝为其工作…… 因为她做梦也想不到,一个对《论语》有研究的知名学者,竟然能做出如此匪夷所思之事。
- d& b" m( G2 D; l
, }: w( `  b' e, P  这位女博士的话和她的行为,国内的同胞是未必能一下子理解到位。为什么一周工作刚开始就会主动请辞呢?于丹的说法是此人能力不行,不能胜任,具体理由就是“跟不上我”。至于翻译所说的遭到于丹的怒目而视,经常遭到‘不要打断我说话!’,‘我刚说过呀,你为什么不听?为什么不记下来?’之类的严厉指责,于丹则没有具体回应。 1 I( I# O* b) a+ x
# B" F. D- Q- w- @: \0 K7 C/ W
  如此一来,其中就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第一,博士是出版方请来的,而出版方是知道于丹的名气的,为于丹找的翻译还是博士,能力不行之说值得怀疑。就现场翻译来说,跟不上或者那句话翻译的不到位,都属于正常现象。就算确实是翻译的能力不行,为什么不是于丹炒了翻译,而恰恰是于丹被翻译炒了? 5 Q! H- K  d  s- l2 s5 Y9 i
. i+ u- n8 h) r8 f( W0 @9 ?, U' c8 t
  按于丹的说法,翻译不仅提出辞职,还哭着说没见过这么大场面,怕演讲跟不上。以至于于丹“抱着她足足安慰了40多分钟,希望她继续坚持,但最后她还是放弃了”。如果真的是这样,这位翻译可就真的是史上最自知自明的辞职者了,其情可哀,其容可动,其心可知了!她能自知自明到这个程度,我看当初连来都不会来的。既然辞职了,那就更不可能倒打一耙了。难道是因为于丹太伟大,最终逼着那位翻译暴露出自己的太渺小和太丑陋?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4 ^3 z" c2 W5 F0 B" I" F/ O/ _  C& @; C# P: c+ g% g% B' }: r
  种种迹象表明,合作过程中于丹的怒目而视和严厉指责才是翻译辞职的症结所在,只是未必有翻译所说的那么严重。如果是在发生在国内也不会被翻译当回事的,至少不会因此主动辞职。但恰恰因为是发生在国外,而且是在的英国,其结果就会大相径庭。
% O9 z* ]9 `% L( C1 k
5 z# `+ c) b. {3 }0 }. v8 w& ]  在欧洲,特别是在英国、德国、法国等老牌发达国家,那种当面批评和指责别人的行为,被认为是极端不礼貌的,甚至会被认为是侮辱人格的行为。这样的事情,已经很久没有人做了,公开的场合就更是罕见了。于丹这么很正常地展示了一下,给别人带来的打击却是空前巨大的。这一点,我想于丹本人未必能明白,事后也未必能意识到。
) ~( j$ O3 X9 v  W9 z
/ F9 u0 V  x$ P6 k* Y  M5 q& @  中国是一个2000多年一贯制的封建专制国家,封建遗风至今犹存!这些东西在自己家里摆弄几下也许还有市场,但在欧洲不行,在美国也不行。虽然华人还是华人,但加上海外两个字就会有严重的区别。海外华人,已经告别了那种没有人格的氛围,无法忍受那种人格的伤害了。欧洲机场多次发生公务团组在机场刚和接待人员见面就被甩掉的现象,原因简单的要命。有时候,就是因为团组里有人说了句类似“你,过来给我们团长拿箱子!”之类的话,接待人员就坚决撂挑子了。 0 x* a3 n5 c/ P+ |6 h
8 Y# h8 G, F* B) T: R" B
  就是这样的一句话,在欧洲却犯了两个严重错误。第一,你没有资格随便命令别人,哪怕是上下级。第二,别人不是你的仆人,也不是你可以随便驱使的努力,没有义务帮你拿箱子。如果确实需要,也必须使用文明用语才行!其实,即使是你家里为你服务的人员,也不可以吆五喝六的,文明用语也是照样要使用的。原因很简单,你必须尊重人! $ @4 l6 o9 b) `; b& M3 G9 z& B0 H
7 P4 O. p2 b2 s& s% @
  于丹被翻译炒了鱿鱼的背后,正是同样的原因。翻译的痛哭40分钟,也正是自尊心被伤害的表现。 - `; f5 f4 n: [5 I+ z; K6 z
$ ~* o2 Q: e0 x7 ^& B2 R5 x
  其他问题,于丹的解释也并不能令人满意,比如“不断换房耍大牌”,于丹只承认换了一次,原因是房间在电梯隔壁。请问这是换房的理由吗?难道靠电梯的房间不是给人住的?问题是,是你于丹觉得自己不是普通人。顺便说一句,同级欧洲酒店确实没有中国酒店新,没有中国
# n& `, o* u; l
. ^' Y" t/ t3 }+ ~+ r# ]5 d$ C8 X  至于“呵斥助理”一事,用“我的助理一直在国内,我呵斥谁去?”也是不好解释的,这只是一个概念,难道于丹身边没有其他中国籍的陪同人员? & x5 h" E0 E: }& g1 E/ O

3 L; t( E5 A6 u1 Z9 O7 y* S  其实,仅用于丹事后给这位翻译的两句评语就可以看出于丹作为著名国学知名学者的素质。第一,指责对方恩将仇报。什么叫恩将仇报,你于丹对那位素不相识的翻译有什么恩?你给人家的礼物是一种正常的交往礼仪而已,也是一种正常的国际交往礼仪。如果因为对方是中国人而不给这个礼物,实际就是一种歧视了。你给她提供了为名人工作的机会也算不得什么,你不过是她的服务对象的一个而已。反过来,即使你对别人有恩,也并不影响别人揭你的短。别人揭了你的短,才能是让你更好地树立自己的形象,也就是最好的报恩。 % Q! c0 h* |+ F7 g/ x" \" `

+ `  ^8 m& Y: R: x+ T  第二,于丹事后公开说翻译的能力有限,无法胜任。这不但是非常不礼貌的,而且是封建师道尊严的说辞。作为老师的于丹,应该知道这句话的分量到底有多重,知道这样的话该不该说。她也许不知道欧洲的老师对学生总是鼓励再鼓励,也许于丹更不知道如此公开说学生能力有限,会导致什么严重后果。而这种严重有违基本师德和教师素质的说法本身,就足以增加于丹在公开场合表现无礼的可能性! ! N' M3 R3 p) R2 c5 M2 c4 F/ G/ l! C( W

2 J; G  ~/ G' _  B9 p+ R  换言之,如果于丹在伦敦期间处处都表现像个温文尔雅的儒家学者,或者至少像个学者,那么也就不会给别人造成伤害,更不可能换来别人的恶语中伤。 . Z! e- {! w( O& R/ y
5 y# H4 N  Y  j* {* _
  没有一种文化是完美的,儒家也不例外。如果一个人尽得儒家文化精华,也会是一个光彩照人的人。反之,如果得到的是儒家的恶俗和糟粕,在国内还可以耀武扬威,走出国门就只能丢人现眼。
4 T5 x% P+ F+ H8 d% p1 B. v6 C; r( l9 F, A
  于丹,正是带着儒家学者的做派,在伦敦英勇地倒下了!还好,这一次她主要是对中国人犯浑,在国外没造成国际影响,万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伦敦华人网

GMT, 2024-6-2 04: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