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奥运冠军,一位公众人物,在奥运会这样的大赛场上,当着全世界媒体记者的面,去用“那个吃药的骗子”这样带有明显侮辱性的语言去攻击竞争对手,也只有澳大利亚19岁的马克·霍顿这样的愣头青能够干得出来。两天来,霍顿挑衅孙杨的言论一经媒体曝出,就在公众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中国泳协更是史无前例地致电澳大利亚游泳协会,要求霍顿向孙杨道歉。国际奥委会发言人亚当斯也在8月7日的例行发布会后对记者表态:需要对此事好好了解一番。 霍顿的发言不是一个人 而是一种集体意识的代表 霍顿继而在其后的采访中再次大放厥词,“孙杨是个服用禁药的骗子。我不知道这场比赛(400米自由泳决赛)能不能算得上是我和他的竞争,可能只能说是我和一个服用过禁药的人的竞争吧。胜利最终属于清白的运动员。” 霍顿只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又很年轻,或许这些话真是他自己的观点,但更大的可能则是周围人的言谈对他的言行施加了影响,只不过是通过他这张年轻而毫无遮拦的嘴来表达这样一种情绪,一种对于中国游泳的敌意,对于以往中国游泳落后但近年来崛起的一种看不起又恐惧的深度意识的反映。 证据就是澳大利亚游泳队主教练和澳代表团的表态。这位叫做维尔哈伦的主教练如此表态:“坦白说,每个人的想法都和霍顿一样,我们对禁药都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也就是说,我们是坚决抵制禁药的。”可是他却忘了,他们所谓的“坚决抵制禁药”的说法是怎样在曾经夺得5枚奥运金牌的伊恩·索普身上体现出来的,索普曾因涉嫌服用兴奋剂而在24岁的运动巅峰时就宣布退役。而在2013年,澳大利亚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队也承认他们在伦敦奥运会前曾服用过违禁药,澳大利亚游泳协会首席执行官科瓦尔斯基透露游泳队服用了一种名叫思诺思(Stilnox)的镇静剂,这个药物是被澳大利亚奥委会明令禁止的违禁药物。 雅虎体育澳大利亚版采访了澳大利亚奥运代表团,其代表团对此的态度居然是:“在词语团队价值(ASPIRE)中,字母‘E’代表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这是霍顿个人的权利。”这明显是一种偏袒和拒不认错的恶劣态度。 澳泳协态度转变源于 中国游泳的强势崛起 一直以来,澳大利亚在奥运会、世锦赛等国际大赛的游泳金牌榜、奖牌榜上,总是紧追游泳超级大国美国的后边,位列第二集团榜首。但从2009年罗马世锦赛以来,这种状况有了悄然改变,中国游泳队连续四届世锦赛和伦敦奥运会,均以5枚金牌和10枚左右的总奖牌数领跑第二集团,取代了澳大利亚的位置。在伦敦,游泳强国澳大利亚沦落到了只有1金入账。澳大利亚泳协感受到了来自中国游泳的强大威胁。 不可否认,中国游泳选手的成绩提高、特别是在男子中长距离自由泳项目上成绩的突飞猛进,确实得益于自2007年以来中国泳协、游泳中心采取的“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中国游泳队在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等地设有海外训练基地,每年都会选派有潜力的运动员赴澳进行海外集训。从早期的张琳,再到刘子歌、焦刘洋、叶诗文、孙杨和宁泽涛都受益于澳大利亚教练的指点。丹尼斯、肯伍德、布朗、布莱恩·金等先后成为了中国冠军们的外籍指导教练。当然,中国泳协、游泳中心也没有让澳方人员白忙活,这些年在澳集训包括给那些教练发的工资等费用也是高达几百万美元之多。可以说双方的合作整体还是愉快的,也都是双赢的结果。 但是随着中国队成绩的提高,澳大利亚泳协明显感受到了来自中国游泳的威胁。从2014年起,澳泳协命令禁止15家最负盛名并且与中国和其他国家有密切交往的游泳俱乐部接受国外选手训练,并终止了丹尼斯等教练培训国外选手特别是中国选手的资格。澳泳协同时还限制有所谓“服用禁药”经历的运动员在其境内的活动和训练,并且在澳训练的国外选手必须要在澳大利亚反兴奋剂机构注册,以随时进行赛外检测。澳大利亚多家媒体则一直推波助澜,措辞强烈,《周日电讯报》甚至对孙杨去年赴澳集训言辞激烈,称“中国游泳选手用我们的泳池作弊,弄脏我们的泳池”。中澳泳协的关系已大不如前。 中国泳协发抗议邮件前所未有 对于霍顿这种低智商的行为和言论,中国游泳协会前所未有地于里约当地时间8月7日上午,也就是在霍顿发表不当言论之后迅速采取了一项措施,向澳大利亚泳协发出了抗议邮件,在邮件中是如此表述的:我们关注到这两天澳大利亚游泳运动员霍顿恶意进行人身攻击的恶劣言行,我们认为他的不当言论极大损害了中澳游泳的感情,有损澳大利亚运动员的形象,是一种缺乏素质和教养的表现。我们强烈要求该运动员作出道歉。 中国泳协一位官员表示,我们尊重他(霍顿)表达自己的看法,即使他的这种看法很不负责,但是我们也有保护自己运动员的义务,我们坚决回击一切不负责任的言论攻击,每一位来到奥运会赛场的运动员都应得到同等的尊重。虽然澳大利亚泳协尚未就中国泳协的要求进行回应,但这件事还会继续发酵,或许霍顿本人已经被突如其来的“战胜孙杨”、“奥运冠军”等光环冲昏了头脑,有些忘乎所以,以为自己已经成为了澳大利亚的英雄和反兴奋剂的勇士,可是他丢失了理智、尊重和责任感,而恰恰这些东西,才是做人的基本底线。(记者 刘艾林)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