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深圳10月30日电 (记者 陈文)“2016北京大学全球金融论坛暨北京大学金融校友联合会年会”,29日在深圳的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举行。 本届论坛主题为“融入世界的中国金融”,千余名来自新加坡、纽约、多伦多、北京、香港、厦门等地海内外学界、政界、金融实务界的北京大学金融校友,共议全球和中国金融业的机遇和挑战。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金融校友联合会会长海闻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下,也正面临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的转型挑战。中国的金融业不仅需要自身发展,同时也要为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做出贡献。 201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托马斯·萨金特在题为《国际金融体系:融合和底线》的演讲中认为,从历史看,英镑之所以能实现“国际化”,不仅仅是英国政府的决策,而是整个商业界一起决定的。同时,这一过程也是国际政治、军事、经济、金融局势变化的结果。时至今日,如何平衡“自由化”与“风险管制”之间的关系,仍是各国政府面临的挑战。 香港金融发展局主席史美伦在演讲中说,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香港拥有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充裕的人才供应,以及与世界各地的紧密联系,可以为“一带一路”有关企业和发展项目提供“独一无二”的专业服务,凸现其作为内地与世界“超级联系人”的纽带作用。 汇丰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在题为《汇率机制与国际收支》的演讲中强调,中国的企业和个人要尝试在汇率更加浮动的情况下思考自己的投资、生意和资源配置。他同时认为,中国当前所谓的“资本外流”既有投机的因素,也有周期性的因素。因此,人们应该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副主任马库斯·罗德劳尔,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等也发表了主旨演讲。(完)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