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非主权类海外投资基金——中国-中东欧基金成立 央广网北京11月7日消息(记者丁华艳)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历时一年,由中方倡议成立的中国-中东欧金融控股有限公司11月5号正式落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与拉脱维亚总理库钦斯基斯共同为其揭牌。中国第一个政府支持的非主权类海外投资基金——中国-中东欧基金同时也正式成立。 中东欧国家区位优势明显 中国—中东欧基金更多的将会倾向于“一带一路”上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这里解释一下背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又称“16+1合作”,自2012年达成合作共识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不断深化经贸往来,在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等方面由点到面、由浅入深。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副主任邢厚媛说,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中东欧国家区位优势明显。 邢厚媛:“一带一路”通过中蒙俄经济合作走廊和中亚经济合作走廊,到达中东欧区域。要把“一带一路”合作推向欧洲,从地理位置上来讲,中东欧是桥梁、纽带。 对中东欧经贸投资高速发展 除了地理位置重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济上存在互补空间。 张茉楠:相对西欧、北欧国家,中东欧国家大部分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发展潜力和市场规模拓展的活力都非常大。而且,中东欧国家也需要高技术制造和装备制造产能合作。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商品贸易额为563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13倍。 过去一年来,“16+1合作”亮点纷呈,比如:波黑 斯坦纳里火电站项目、罗马尼亚 切尔纳沃德核电站等等诸多项目,或签约,或开工,合作越趋紧密。张茉楠说:中国—中东欧产能合作加深,对资金需求日益增长。 张茉楠:中国很多企业在中东欧投资机械、化工、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领域,未来合作的空间仍然很大。同时,这些国家也面临非常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高速公路、物流园区、港口园区等建设的投资需求比较大,有很大的金融合作空间。 中国—中东欧基金在中方倡议下应运而生 因此中国—中东欧基金在中方倡议下应运而生。中国-中东欧基金规模为100亿欧元,计划撬动项目信贷资金500亿欧元,重点关注中东欧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制造、大众消费等行业的投资合作机会。 目前,波兰、捷克、拉脱维亚等中东欧国家金融机构和各类社会资本,都在积极接洽入资。在投资管理方面,除中国工商银行外,还引入了中国人寿、复星集团、金鹰国际集团等具有影响力和丰富投资经验的合作伙伴。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亚投行、丝路基金等由政府主导的资金平台,中国-中东欧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走的是“政府支持、商业运作、市场导向”路线,中国-中东欧基金也被视作中国首个非主权类海外投资基金。 专家点评:灵活配置金融工具 务实推进一带一路 为什么要在中东欧国家设立这样一个基金?对“一带一路”战略有什么意义?来听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副主任邢厚媛的点评:灵活配置金融工具,务实推进一带一路。 邢厚媛:为什么在这个区域启动全新的金融工具呢?主要是针对市场对资金的需求。这个区域很多国家是欧盟成员,如果向中国政府举债,比如向我国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贷款,不仅受本国国会的制约,还要受欧盟政策制约。在这个区域,市场化的金融工具更利于推动合作。投资各种项目,这种基金的进入更注重市场导向,更加遵守商业原则,也不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和麻烦。 “一带一路”沿线有60多个国家,国情各不相同。要想务实推进一带一路,应该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情况,增加对市场需求匹配的灵活性。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