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留学辅导
鸣挚海外家政服务
代购代带网
人口普查
买书

英国伦敦华人网 - 英国伦敦第一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中企并购海外“扫货”,该出手时就出手

2017-1-26 04:15| 发布者: leedell| 查看: 103| 评论: 0|来自: 中新经纬

摘要:   作者 刘春生(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1月23日,万达集团旗下院线美国AMC宣布以9.3亿美元并购北欧最大院线北欧院线集团,万达在欧洲电影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前不久,中信、凯雷收购麦当劳 ...
中企并购海外“扫货”,该出手时就出手

  作者 刘春生(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1月23日,万达集团旗下院线美国AMC宣布以9.3亿美元并购北欧最大院线北欧院线集团,万达在欧洲电影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前不久,中信、凯雷收购麦当劳中国内地和香港业务引起广泛关注,一时间“麦当劳要开卖炸酱面”的段子不胫而走。

  “引进来、走出去”是中国对外开放近40年来的主旋律,从市场的规律来看,无非是资本的逐利行为,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新常态的转型,“引进来、走出去”的每一个细节、过程、方式、结果都变得耐人寻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前些年我们更多的听到的是外资企业并购中国企业,如联合利华收购中华牙膏、欧莱雅收购小护士等。而近年来,中国企业频频出手,收购外资企业,其中不乏大手笔,如吉利并购沃尔沃,联想并购IBM PC业务等。

  并购被称为资本运作皇冠上的明珠,中企并购外资似乎又披上了“以弱胜强”的华丽外衣,引起市场和业界的惊叹。根据清科的数据,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237起,涉及交易金额5230.21亿元,比2015年增长170%;而外资在华并购40起,交易金额共计261.46亿元。

  中企并购外资,已经从小心翼翼试水变成了全方位的出击。单以并购麦当劳中国为例,首农集团、格林豪泰、中国化工集团、新希望资金集团、三胞集团、贝恩资本、物美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最终,中信与凯雷联手以20.8亿美元的标价拿下麦当劳中国80%的股份,其中中信集团股份达到52%。

  中信为什么要并购麦当劳中国业务?中信跨界收购的意图引起多方揣测,有分析人士认为中信收购麦当劳中国后可能待价而沽,转手出售。中信集团直言此次收购体现了公司增加实业比重和非周期性产业比重的发展方向。麦当劳的品牌效应是首当其冲的,借收购麦当劳中国业务布局消费服务业更是背后的一局大棋。

  中企并购外资方向与战略越来越多样,品牌、技术、资源、市场、多元化产品线等都可能成为并购发生的动因。在过去几年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对并购好莱坞六大影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在2016年1月,万达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电影制片公司传奇娱乐,此举被看作万达转变战略重心之作。

  同在2016年,中国的另一制造业巨头美的宣布拟斥资40亿欧元收购德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库卡公司的股份,收购成功后,美的的股份将达到30%以上。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美的的装配线已经开始大量使用机器人,收购库卡是美的“智能制造”战略的重要一环。库卡的工业机器人不仅可为美的本身的装配制造所用,同时也可以借美的占领中国市场的制高点。

  继苏宁收购国际米兰俱乐部之后,2016年中国财团(中欧体育投资管理长兴有限公司是代表方)再以7.4亿欧元收购AC米兰99.93%的股份。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就是资本谋篇布局的题中之义。

  并购的故事尽管让人目眩神迷,但并购过程却不总是一帆风顺。比如,美的并购库卡公司是历尽艰难才通过德国、墨西哥、俄罗斯、巴西、欧盟等的反垄断审查。虽然收购要约的达成只是第一步,但双方企业还面临着全方位的整合,并购整合的难度要远远大于并购的程序,只有经营业务、财务、人力资源、文化等整合的成功才能算是并购的完成。

  中国企业并购外资的热潮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需求。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壮大,成为跨国公司,在国外拥有自己的生产和销售网络,是企业全球化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近年来欧美经济不景气、资产价值评估较低则为中企“扫货”提供了契机。

  更多的中国企业还在路上,随着管理经验与资本运作的不断成熟,中企并购外资也将不再盲目,而是更多的出于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中新经纬APP)

  【专家简介】刘春生,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蓝源资本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特华研究院服务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欢迎转载,注明来源“中新经纬”,即视为已获转载授权。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最新评论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伦敦华人网

GMT, 2024-11-24 06: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