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全球化》副总编王晓红 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1日电 “现在对海外投资形势有两个基本判断,一是中国已经是一个对外投资的大国,二是‘十三五’时期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黄金机遇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全球化》副总编王晓红在“财经中国V论坛:中国‘智’造新机遇”上如是说。 王晓红解释说,过去中国是一个吸收外资的大国,2015年开始出现了资本净流出,实际上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海外投资大国。从投资流量来讲中国目前排在第二位,存量排在第八位。从投资总量上来讲,中国就是海外投资最多的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投资的名列第二位的国家。 王晓红认为,要把握海外投资的机遇期,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第一,要走出去,走出去以后要融入当地的本土,成为一个真正的当地企业。现在30%的企业投资不成功,主要是因为本土化程度低。 第二,还要发挥民营企业优势,要把战略重心从国企向民企转变。国外尤其是美国,关键性产业和关键性领域不让中国国企并购,因为有政府背景,民企就没有这个问题,是完全市场化竞争,这是民企特有的优势。 第三,中企海外并购要考虑到拓展空间,欧洲和美国拥有先进技术,高新企业可以将欧美作为重要的投资区域。 第四,要考虑到“一带一路”给投资带来的机遇。将中国企业自己研发的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去扩散、去推广,“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有大量的市场和需求,这些都是中国非常好的机遇。 第五,自贸区也会拓展高技术投资的空间,现在中国对外共签署14个自由贸易协定,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将来“一带一路”沿线可能会更多的自贸区,这些都会拓宽我们的高技术投资的空间。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今天我们的话题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我想这个智有几个涵义,一个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新一代的互联网技术和新技术的产生,制造业要从传统的制造向智能制造,包括绿色制造和服务制造来转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生产力。 这个企业的国际化,制造业,尤其是制造企业的国际化问题,从去年的情况来看,我个人认为我们制造业的海外投资,总体上来讲还是上升的。去年因为关于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问题也当然出现了一些可能潜在的风险的因素,比如说金融风险,并购的风险,所以我们中央也发的有关的文件,主要是防范风险,这一点并不影响我们的趋势。我个人认为,现在我们对形势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说我们已经是一个对外投资的大国地位,和我们在新时期,尤其是十三五时期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黄金机遇期,我觉得这两个基本的判断是要有的,为什么这么讲? 过去我们是一个吸收外资大国,2015年开始我们就开始出现了资本净流出。实际上我们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海外投资的大国。我们现在从投资流量来讲是排在第二位,存量是排在第八位。去年我们的增长率是44%的增长。所以,应该来说从总量上来讲,我们就是海外投资最多的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投资的名列第二位的国家,所以我觉得我们要认识到这个地位,那么,下面的思路,我觉得要围绕着这样一个大形势来考虑我们的战略问题。 另外,我觉得现在是一个机遇期?因为现在我们的综合国力,我们的GDP74万多亿,我们现在的外汇储备3万个亿美元。那么,我们现在很多的产能也好,生产能力,包括了我们的制造能力在全球是第一位的,那么,还有就是说我们的企业国际化水平应该说改革开放三十年以后,我觉得经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积累,一批的国际化企业现在都在成长,这个我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了,比如说华为、海尔,包括了大疆,阿里巴巴等等,出现的企业非常多,开始是国企,现在是民企。 所以我觉得这个应该说对我们海外投资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另外从国际上来讲,现在我们肯定有制约因素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机遇,特朗普上台以后,大量的吸收外资,制造业吸收外资,基础设施建设吸收外资,给了我们很多的优惠政策,为什么曹德旺都去了,马云的阿里巴巴也去了美国投资,吸收了这种再工业化的战略和制造业回归,回流这样的战略,吸收了大量的制造业投资,这个对中国制造业投资是一个好机会,欧洲也是如此。 所以我觉得总体的趋势和判断都是黄金机遇期,问题有没有,刚才讲了,肯定有的。我们的风险,政治上的风险和金融上的风险,汇率上的风险,这都是我们投资的一些风险,我觉得这些东西是要有效的来防范。 我简单的谈几个思路。我觉得这个是说依然我们认识到这是一个战略机遇期,那就很好的把握它。我想第一个要解决走出去,还是走进去,还是走上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说我们怎么样的走出去以后要融入本国的本土,成为一个真正的当地企业。我们现在30%的企业投资不成功,主要是因为本土化程度低。就我在这里不详细讲了。 另外我觉得就是说还要发挥民营企业优势,我去年调查过民营企业的优势,包括吉利,完全不是我们过去想的小企业,小商品,完全不是。他们在外面,在海外搞的战略并购,都是高新技术企业,都是国企干不了的事情,然后民营企业可以干。我觉得就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一定要把战略重心从国企向民企转变。而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重点。因为现在国外的,基于国家安全,欧洲还好,美国对于国家安全,国防、军工、航空、制造业和交通等等,只要涉及到安全问题的,就不让你进来。这个里面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关键性产业和关键性领域的政府背景。为什么忌讳你的国企并购他,他觉得你有政府背影。但是民企没有这个问题,我完全是市场化竞争。所以一大批的民企在国外获得了核心技术。比如说吉利,万象获得了他的新能源技术,锂电池。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民企所特有的优势,所以未来我们要考虑到民企。 另外我们也要考虑到拓展空间,高技术企业我觉得欧美一定是很重要的投资区域,因为欧洲和美国拥有的先进技术,它的核心技术,比如说北欧的核心技术都是很多的,德国的工业和制造业,世界第一,那么美国是各个方面的先进技术都有,而且美国是我们海外并购目前发生率最多的,规模最大的一个国家。所以我觉得欧美是很重要的一个投资区域。 此外,我觉得一定要考虑到“一带一路”,我们投资带来的机遇。那么高技术产业的投资,我觉得要考虑到“一带一路”的扩散效应,我们的高技术,我们自己的标准,我们自己研发的技术怎么样在世界范围内去扩散,去推广,我觉得“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是有非常好的投资贡献,因为他们存量着大量的工业化建设和信息化的建设,那么就有大量的市场和需求,所以我觉得这些都是我们非常好的机遇另外还有一点是我们的自贸区,现在我们在国际上签署了十四个自贸区,我们将来“一带一路”沿线可能会有更多的自贸区,包括中美、中欧,都在考虑自贸区的谈判问题,所以我觉得这些都会拓宽我们的高技术投资的空间,谢谢! 财经中国V论坛:中国“智”造新机遇,由中国新闻社财经新媒体中新经纬主办,于3月1日在北京举行。 (嘉宾观点据现场发言整理)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