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17日电 作为“走出去”战略的代表行企业之一,从“智力引擎”到中国乳业的“世界级工厂”,伊利在全世界的“制造”与“智造”布局,都带动了当地经济增长和社区的发展,增强了中国乳业的国际市场话语权。 近些年来,伊利从国内走向亚洲,从亚洲又走向世界,践行着一家中国实力乳企的世界化步伐。据了解,伊利的“国际化”进程在2014年表现最为突出,由此进入了其全球创新网络的全面布局。 2014年2月,伊利在荷兰成立中国乳业规格最高的海外研发中心——伊利欧洲研发中心。欧洲研发中心在奶牛养殖、乳品研发和食品安全三大重点领域发力,使其成为中国乳业的“智力引擎”。 2014年11月,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揭牌,该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体化乳业基地,被称为“世界级工厂”,覆盖科研、生产、深加工、包装等多个领域,总体投资额高达30亿人民币,创造了中新两国投资规模的新纪录。据介绍,该项目一期工程已于2014年投产。 就在今年的3月25日,伊利集团在新西兰奥克兰举行了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二期揭牌仪式。该项目被认为是中新两国加强经贸合作标志性的项目,也因为其“输出管理、输出标准、输出智慧”的模式,成为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新典范。 另据了解,伊利还在2015年携手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研究建立贯通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早期预警系统,升级中国首个母乳研究数据库。同时在同年9月,中美食品智慧谷应运而生,形成中美乃至全球在农业食品方面的高端、超前智慧集群。 而在产品方面,伊利依托全球织网的成果先后推出了安慕希希腊酸奶、金领冠睿护奶粉等,成为集团的拳头产品。 实际上,伊利的海外战略布局并非仅是上述内容,其走向海外的想法也并非短时间内的冲动之举。正如伊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徐克所称,早在十年前伊利就开始了海外业务的考察,集团想通过“走出去”战略来提升品牌形象、拓展海外市场,在做好中国市场的基础上做好世界市场。 布局海外市场,过硬的产品与技术才是关键。伊利用全球资源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用国际化研发为消费者提供营养和健康,与全球质量领域顶尖伙伴的合作,是希望通过升级伊利全球质量管理体系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期待。 为此,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曾提出,2020年前要让全球20亿人口成为伊利产品的消费者。为了这一目标,伊利在产品品质工作上下足功夫,视品质如生命,包括最高标准为100%用心,100%安全,100%健康;最高行为是人人都是品质创造者。 不仅如此,伊利与SGS、LRQA(英国劳氏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和 Intertek(英国天祥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升级伊利全球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还与欧洲顶尖大学瓦赫宁根大学合作开发“中荷食品安全保障体系”、“食品安全早期预警系统”,通过对数据库的筛查和预警体系建立、分析乳业全产业链的潜在风险,识别关键风险点、影响因子和风险等级等。 在伊利看来,“走出去”是中国品牌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由经济大国发展到经济强国的核心环节之一。在消费升级的驱动之下,中国企业的走出去经历了销售整合、资源整合、供应链整合的过程。伊利的全球织网布局所到之处,为中国品牌树立了国际化的形象,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伊利在品质和创新上的坚持,为企业发展赢得动力和不俗收益。据2016年伊利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06.0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80%。 同时,伊利品牌赢得了亿万消费者的认可。据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的2016全球品牌足迹报告显示,消费者购买伊利产品一年超过11亿人次,是中国消费者选择最多的品牌。此外,2016财年,伊利品牌价值亦得到巨大提升,在《2016胡润品牌榜》和BrandZ™中国最具价值品牌100强榜单中,“伊利”品牌分别连续两年蝉联国内食品饮料品牌榜首。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