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留学辅导
鸣挚海外家政服务
代购代带网
人口普查
买书

英国伦敦华人网 - 英国伦敦第一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贸易保护主义肆虐 中国和欧盟携手应对

2018-7-15 06:35| 发布者: leedell| 查看: 90| 评论: 0|来自: 中国新闻周刊

摘要: 资料图:李克强出席第七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 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   逆全球化潮流中寻求中欧共识   面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肆虐,中国和欧盟有责任挺身   而出,防止这种行为可能对世界经 ...
资料图:李克强出席第七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 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
资料图:李克强出席第七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 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

  逆全球化潮流中寻求中欧共识

  面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肆虐,中国和欧盟有责任挺身

  而出,防止这种行为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冲击和衰退性影响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蒋涛

  7月5日上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专机离开北京,对保加利亚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在索非亚举行的第七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随后,李克强赴德国,与默克尔共同主持第五轮中德政府磋商并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

  这是中国总理18年来首访保加利亚,也是新一届中央政府成立后总理首访欧洲。中国外交部官员表示,此访对保持中保、中德以及中国-中东欧国家关系良好发展势头、推动“16+1合作”走向深入具有重要意义。

  “16+1”,面向“新欧洲”的合作

  “16+1合作”, 是指中国与中东欧16国领导人的会晤机制。自2012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

  官方数据显示出“16+1合作”释放出的潜能:过去6年来,中国与16国的贸易年均增长6.5%,从400亿美元增长到近700亿美元,占中欧贸易比重从9.3%提高到11%。中方累计投资近100亿美元,16国在华投资超过14亿美元。中欧班列累计运行近9000列,中国公民赴中东欧国家人次增长了5倍多,目前双向留学生已近万人,双向旅游突破每年百万人次。

  保加利亚经济部长在接受国家广播电台采访时表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16+1’合作为保加利亚及本地区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优质合作平台,有力促进了双多边投资贸易和往来。”

  此访期间,李克强多次强调,“16+1合作”是中欧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益补充,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相关合作始终遵循包括世贸组织规则在内的国际通行规则,遵循欧盟有关法律法规框架,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要求企业按照市场规则、商业原则参与欧洲招标项目,不搞排他性安排,是公开透明、开放合作的大平台。

  “中国不会‘吃独食’,而是与上述国际金融组织和西欧国家一道,分享与中东欧16国开展务实合作的有益经验,推动中国与欧洲更多元包容的合作发展。” 外交学院教授熊炜分析认为,中东欧16国发展对资金需求量较大,而来源相对较少。中国作为世界银行主要股东国之一,还加入了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中方积极倡议这些国际金融组织与中国金融机构开展“银团式”合作,共同为中东欧国家一些重大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也预期得到合理回报。实践证明,“16+1合作”既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为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打造了新引擎。

  “16+1合作”不是地缘政治平台,而是经贸人文合作平台。这成为中国总理和此次会议主办国保加利亚总理共同释放的信号。

  当地时间7月6日上午,李克强与保加利亚总理鲍里索夫共见记者时做出了上述表态。鲍里索夫更直言,“16+1合作”不是反对欧盟一体化,而是促进欧盟以内国家,以及欧盟以外中东欧国家与中国的经贸人文交流,是完全基于市场原则的务实合作。李克强也强调,中国历来支持欧洲一体化,支持一个团结的欧盟。“16+1合作”不仅有利于中国与中东欧,有利于欧洲,也有利于世界多极化和贸易自由化。

  “‘16+1’机制不会分裂欧洲。这不是一个地缘政治联盟,不会在欧洲引起分裂。”保加利亚政府网的新闻稿引述鲍里索夫的话称,“我想把这一信息明确地从索非亚传播给我所有欧洲的伙伴们:我们(‘16+1’机制)的目标不是引起欧盟分裂。恰恰相反,我们盼望尽可能使相对落后的巴尔干地区的收入水平,达到我们都期待的水平。这是这个多边会议想要实现的目的。”

  在人民大学教授王义桅看来,如今中欧面临相似的挑战,即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逆全球化思潮的抬头。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领导人同中东欧16国领导人共推“16+1合作”走实走深,有利于维护多边主义和经济全球化,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也是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为地区乃至世界的稳定与发展注入稳定性与确定性。

  “16+1合作”被视为中国面向“新欧洲”的合作。有着长期欧洲问题研究经验的王义桅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从实践来看,“16+1合作”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发展,也有利于缩小欧盟内部差距,实现均衡发展,更好推进一体化进程。欧盟作为多极化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最大的经贸合作伙伴,一个团结、稳定、繁荣的欧盟和强大、稳定的欧元符合中方根本利益。

  外交学院教授熊炜也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中国主张多边主义与世界格局多极化,欧洲作为世界和平繁荣的重要一极,欧洲这一“极”稳,世界就会更加稳定平衡,从而更进一步推动国际政治民主化与经济自由化的发展。

  中国与“老欧洲”挖潜合作新领域

  当地时间7月8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专机抵达柏林泰格尔机场,同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主持第五轮中德政府磋商并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

  德国是世界制造业强国和出口大国,以“工匠精神”著称的“德国制造”享誉全球,中小企业“隐形冠军”数量庞大,“工业4.0”成为开启“万物互联”进程新标杆。德国也成为欧洲重要的发动机和“老欧洲”中的代表性国家。

  如今,中德之间活跃着70多个对话与磋商机制。德国已连续43年保持中国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继续成为德国在全球的最大贸易伙伴。但在长期合作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的挑战,中国与“老欧洲”之间的合作关键在于如何求同存异。

  以德国为例,有欧洲的企业担心,中国企业一旦学到先进技术,就会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同时,关于中国“剽窃”技术、侵犯知识产权等担忧,也困扰着一些工商界人士迈出与中国企业合作的脚步。另外也有声音担忧,中国“以市场换技术”,是否存在设置市场门槛,强制技术转让等情况?

  对此,熊炜认为,中国发展存在不平衡问题,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两国产业和技术上的互补性将长期存在。同时,随着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消费结构优化,中国市场对德国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不会减少,只会增加。双方还可以共同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共同开拓更广阔的市场。这意味着,中德加强技术合作绝不是你失我得的“零和游戏”,而是智慧共享、机遇共享、加速创新、互促互进的共赢途径。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大众汽车公司为代表的德国企业较早参与中国对外开放进程。仅过去5年,中国从德国进口产品达4700亿美元。今年以来,中国相继推出扩大开放新举措,放宽金融、汽车等领域市场准入及外资股比限制,大幅降低部分产品进口关税。据官方介绍,李克强此次访问德国,中德双方签署汽车制造、金融保险等领域合作协议,中方开放利好措施首先在中德合作中落地。

  此访期间,李克强也明确表示,中国严格保护知识产权,不允许强制转让技术,高度重视在数字化和大数据利用过程中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中方一直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全面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要求中国企业严格按市场原则、商业规则办事,随时纠正与规则不符的做法。

  中国致力于推动营商环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对内资外资企业一视同仁。这不仅有利于外资企业,也是中国本土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基于市场规则,中国政府不加干预。希望德方把中国企业当作平等、可信赖的合作伙伴,为他们赴德、赴欧投资创造公平开放的环境和稳定的制度框架。

  与此同时,中德双方在此访期间首次就德国汽车企业在华合资项目所占股比提高、化工企业在华建立大型独资项目等达成协议。

  “在新技术革命浪潮中,中德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产业和科技优势,加强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物联网等领域合作,特别是以智能制造、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挖潜彼此互利合作新的增长领域。”亿欧智库创始人黄渊普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中欧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

  当前,美国正在挑起全球范围的贸易摩擦越演越烈。李克强此次访欧,维护多边主义、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也是重要的议题。李克强指出,中国从来不会主动挑起贸易争端,更不会主动打贸易战,但如果对方采取加征关税等做法挑起贸易战,中方必将采取相应反制措施。这既是维护自身发展利益,也是维护世贸组织规则。他同时对外宣示,无论外部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将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办好自己的事,使中国经济始终保持稳中向好。

  德国知名学者、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中方希望德国和欧洲理性看待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全球范围内推进贸易保护主义的行为,同中国共同捍卫全球多边体制。

  在辜学武看来,中方向德国和欧洲表达了两个非常清晰的信息:一是,中国不会受美国总统特朗普政策的干扰,会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设想来进一步推动自身的对外开放;二是,如果特朗普总统一意孤行地推行单边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仅是中国,全球都会受到损失。为了能够得到德国的支持,中方做出了诸多努力,来消除在合作过程中的疑虑。比方说公布负面清单,同时也加快中欧自由贸易的谈判速度,向欧洲表达会持续加大开放的明确信号,也释放善意。

  中国坚持开放发展,与欧洲国家“向东看”的预期契合,“16+1合作”目前进展良好,各国参与热情日益高涨。阿尔巴尼亚总理拉马提出,牵头建立“16+1”青年发展中心;波黑部长会议主席兹维兹迪奇表示,希望在明年举行第四次中国-中东欧交通部长会议,并表示愿同中方共同努力,加强地区经济联系和市场联通;罗马尼亚总理登奇勒则提出,希望在“16+1合作”框架下建立智慧城市中心。

  李克强此次访问德国期间,中德领导人也释放出信号,要共同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多边秩序。双方还确认,第二十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将在北京如期举行。作为中欧最高级别的对话机制,会晤对中欧关系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根据计划,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将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李克强总理将同图斯克和容克共同主持本次会唔。

  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面对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加剧的复杂形势,中德分别作为亚洲和欧洲最大经济体,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和利益交汇点都在增多。在全球治理领域,中德有责任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推动建设一个和平稳定、开放合作的世界。具体而言,中国正同德国共同推动中欧投资协定早日达成,尽快开启中欧自贸区谈判,共同发出中欧致力于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积极信号。

  王义桅也认为,面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肆虐,中国和欧盟有责任挺身而出,防止这种行为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冲击和衰退性影响。他预计,中欧双方领导人将在接下来的会晤中发出信号:共同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互利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与时俱进改革多边贸易体制,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第26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最新评论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伦敦华人网

GMT, 2024-11-25 02: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