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留学辅导
鸣挚海外家政服务
代购代带网
人口普查
买书

英国伦敦华人网 - 英国伦敦第一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工行伦敦分行“快行线”

2014-9-29 00:40| 发布者: Bryan| 查看: 172| 评论: 0

摘要:  9月中旬,中国副总理马凯与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在伦敦兰开斯特宫举行了第六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半天会谈就拿出了长长的足有73项成果的会议文件,足以标志中英两国间的经贸关系行驶在快车道上。不过,在外交领域, ...

 9月中旬,中国副总理马凯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在伦敦兰开斯特宫举行了第六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半天会谈就拿出了长长的足有73项成果的会议文件,足以标志中英两国间的经贸关系行驶在快车道上。不过,在外交领域,每一项被写入文件的成果都酝酿着无数人的辛勤工作,毫不例外,在中英经济财金对话硕硕成果的背后也有着不少故事。

  "这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取得重要突破主要体现在金融合作方面。"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经商处公使衔参赞周小明说。确实如此,仅是协议中提到的英国监管部门正式批准中国工商银行在英设立分行,就是中国金融机构在英国金融领域的一大突破。

  虽然英国财政部公布的文件上乌龙地将中国"工商银行"误写成了"工建银行",但并不能阻碍这家中国最大的银行顺利在英国拿到将子行升级成分行的牌照。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陆地区银行在英国获准成立的首家分行,也是金融危机以来英国批准设立的首家外国分行。更重要的是,这解开了中资银行在伦敦这个全球领先的金融中心大展拳脚的一道枷锁。

  此前,除了在伦敦已经落户80多年的中国银行外,其他中资银行在伦敦都以子行或代表处的形式运作。分行和子行虽然只一字之差,但在开展业务方面却有很大区别。根据英国金融监管原则,两者享受的权利义务相去甚远。在监管上,外资银行的子公司与英国本土银行待遇相同,在透明度、缓冲资本和流动性缓冲方面都有严格标准;但分行属于海外银行的分支机构,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对其控制有限,这使得两者在风险敞口方面差别巨大。

  在只有子行的情况下,除中国银行外的几家中资银行在伦敦的资产加起来也不过大约100亿美元,这一资本规模难与外国竞争对手相抗衡,参与一些大型项目时显得"先天不足",很难获得进一步参与的资格。因此,中资银行一直都渴望得到一张分行的"准生证"以扩大业务,不过英国金融监管机构对此一直没有松口。

  2012年7月,多家中资银行曾联合通过伦敦外国银行协会向英国财政部发出信函,反映中资银行的情况,要求得到分行资格。英国财政部收到信后,曾有主管相关业务的副大臣和中资银行举行了会谈,之后财政部将此事推给负责监管的金融监管机构。而该机构两个月后通知称,不可能让中资银行在英国设立分行。

  再三申请未果让伦敦的一些中资银行一度萌生去意,比如工商银行考虑将其欧洲业务中心转到卢森堡,而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则打算裁撤驻伦敦的代表处。

  就在中资银行心灰意冷之时,事情出现转机。由于伦敦一直在努力打造为人民币离岸交易的西方中心,英国当局逐渐发现,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中资银行的广泛参与。因此,2013年年底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访华时,透出口风称英国考虑授予符合金融监管标准的中资银行设立分行的资格。

  英国财政部表态后,接下来就是中英两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如何解决互信问题。"以前英国的金融监管机构根本不信任中国银监会。"一位伦敦中资银行的负责人说。不过在大量的邮件和电话会议的沟通下,互信问题在3个多月的时间中逐渐解决。英国央行审慎监管局和中国银监会就中资银行在英分行监管职责分工,以及对从事批发业务的中资银行分行业务范围的理解达成一致。英国监管当局认定银监会具有同等监管能力,并对中资银行在英分行的处置机制已有所了解,双方承诺在恢复与处置方面加强合作。

  英国在此过程中表现出和以往不同的积极态度,曾表示如有需要可以派团到北京解决问题。此外监管机构还和中资银行沟通,对其申请分行进行辅导,讨论如何准备材料。在多方努力下,中国工商银行7月向英国审慎监管局正式提交了建立分行的申请,建设银行在8月底也提交了申请材料。

  按照英国金融监管机构的说法,从外国银行提交分行申请到批复需要"半年或者更长时间",英方在9月初还只是向中方模糊表示这一过程"会尽快"。然而,就在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前一天,英方拿出了一个惊喜,宣布批准工商银行的申请,允许其在伦敦设立分行。

  中资银行"走后门"两个月拿到分行牌照算是特事特办。本次财金对话还提到,中英双方"欢迎包括中国建设银行在内的更多中资银行申请在英国设立分行"。对于已经获得人民币清算行资格的建行来说,伦敦金融城普遍猜测其申请应该在年底前得到批复。在这些示范效应下,本来已萌生去意的招商银行,也改变主意固守伦敦,其他几家中资银行也开始埋头准备申请材料。

  有趣的是,从财金对话中获益的还有学生和莎士比亚爱好者。本次对话以"促进中英经济的共同增长与包容发展"为主题,其中包涵大量文化的内容。比如,成果文件中说"双方高度重视高校和中小学合作,以及学生和科研人员交流,将进一步深化在高教、技术、职业和专业教育、科研、创新等领域合作,推进在英汉语教学和在华英语教学。中国将在今后5年派遣1万名公派留学人员赴英学习,英国将在2020年前输送8万名学生来华学习。双方欢迎对方国家学生到本国实习。


最新评论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伦敦华人网

GMT, 2024-11-23 17: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