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升级。最近,第59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在德国慕尼黑闭幕,欧洲多国围绕如何结束俄乌冲突展开讨论。俄乌冲突升级一年后,欧洲安全依然深陷泥潭。
防务自主举步维艰 第59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2月17日至19日在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举行。慕安会是国际战略和安全领域的重要年度论坛,今年的慕安会以“重塑愿景”为主题,重点聚焦乌克兰局势。 “在经历了12个月的俄乌冲突后,欧洲还能承受多少?”美国《政治报》网站报道发问。慕安会上,欧洲主要国家纷纷表态。英国积极呼吁对乌军事援助:首相苏纳克敦促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认为最近向乌克兰提供的主战坦克等设备将起“变革性作用”。德国则在为自己承担更多军事援助而焦虑:总理朔尔茨呼吁“有能力的盟友”加快向乌克兰提供坦克;国防部长皮斯托留斯表示,目前,德国似乎在武器运输方面“领先”,而其他国家则在拖延这一进程,“德国每天都在努力说服盟友”。法国则保持着“冷静”姿态,总统马克龙称,“希望俄罗斯被打败,但从未希望俄罗斯被摧毁”;目前与俄罗斯对话的时机还不成熟,但“欧洲的持久和平不可能不考虑俄罗斯”。会议试图在北约内部及西方国家间就军事援助乌克兰协调立场,但并未达成广泛共识。 英国政治分析师托马斯·福尔克在媒体刊文称,面对各种危机以及美国支持力度下降的前景,欧盟需要建立战略独立性。然而,欧洲各国仍在兜圈子,甚至无法在基本问题上达成一致。欧盟27个成员国在诸多问题上看法相左。例如,波罗的海国家和波兰认为美国和北约是不可或缺的安全保障,而法国则倾向于欧洲防务自主。 俄乌冲突升级后,欧盟紧锣密鼓地通过了《凡尔赛宣言》和“安全与防务战略指南针”,加速安全与防务一体化建设。但一年过去,欧盟在安全防务领域的战略自主进程依然举步维艰。 事实上,迫切的安全防务需求促使欧洲日渐加紧与北约“捆绑”,加深对美国依赖。慕安会上,马克龙重申要推动“欧洲天空之盾倡议”。该协议由德国于2022年10月发起,成员国目前包括15个北约成员国及芬兰、瑞典。然而,倡议中用于提升欧洲自主防务能力的防空和导弹防御系统,将主要使用现有美国和以色列技术。美国外交学会德国问题分析人士利安娜·菲克斯评论称:“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决定加剧欧洲对美国的依赖。”美国乔治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教授查尔斯·库普钱在美媒刊文称,俄乌冲突凸显了美国在欧洲的军事存在以及美国对欧洲安全保障的重要性。 美国对此乐见其成。慕安会闭幕第二天,美国总统拜登突访乌克兰。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报道,拜登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谈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宣布,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已向乌提供700辆坦克、数以千计的装甲车、1000门火炮、200多万发炮弹、50多套远程火炮以及反舰和防空系统等武器和装备。拜登同时宣布,美国将向乌克兰提供包括海马斯多管火箭炮和“标枪”反坦克导弹系统弹药在内的、价值5亿美元的新一揽子军事援助。 欧洲安全格局失衡 面对持续一年多的俄乌冲突,欧洲各国分歧依然明显。“欧洲内部主要有两点核心分歧。”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一是对俄乌冲突性质及未来出路的认识分歧。以波罗的海国家为代表的激进派,将俄罗斯安全威胁看作最重要的安全问题,认为俄乌冲突化解的前提是“打败俄罗斯”。以法德等欧洲大国为代表的温和派,认为完全打败俄罗斯不现实,解决俄乌冲突的目标是“俄罗斯不能赢”,希望将俄罗斯拉回与欧洲和平相处的状态。二是对乌武器援助及对俄制裁严厉程度的分歧。欧洲各国受俄乌冲突影响不同,各自利益受损情况、对俄能源依赖程度、国家财政支出及经济负担都有所不同,因此各国对俄制裁的步调不尽相同。 美国《纽约时报》指出,中东欧国家一直对欧洲自主防务的承诺缺乏信心。比利时蒙斯大学教授埃里克·范登阿贝勒指出,欧盟领导人谈论的战略自主并未得到“新欧洲”国家的认同,它们更喜欢躲在美国和英国的保护伞下。 俄乌冲突给欧洲整体安全局势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目前,欧洲安全格局严重失衡。”崔洪建分析,俄乌冲突升级前,欧洲曾试图建立一个相对均衡的安全格局,将北约主导的集体安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代表的合作安全进行协调配套。俄乌冲突升级后,欧洲原有的安全格局难以为继,俄罗斯被排除出原有的合作安全框架,北约成为欧洲安全事务的主导。受美国意见及欧洲内部分歧的影响,欧洲没有能力重新建立一个相对平衡的安全格局,不得不加大对北约安全保护的依赖,安全格局失衡状态进一步加剧。 “欧洲安全困境为何难解?总体来看,存在三方面问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研究员陈旸分析,其一是目标问题,欧洲缺乏明确的安全目标和安全战略。在“什么是欧洲的首要威胁”这一问题上,欧盟27个成员国之间、东西欧国家之间甚至法德两个欧洲大国之间均存在分歧,缺乏一致目标,难以统一思想,更难以统一行动。其二是能力问题,欧洲经历数十年和平时期,没有提升自身安全能力。俄乌冲突升级后,欧洲安全能力已跟不上形势变化,其军事能力赤字更是暴露得淋漓尽致。其三是第三方因素影响。目前,美国作为影响俄乌冲突的最重要第三方因素,左右了欧洲安全局势走向。俄乌冲突升级后,欧洲在安全领域受到美国牵制,不得不听命于美国,战略自主的声音被迫在眉睫的安全威胁淹没,安全困境日益明显。 解局之路困难重重 “短期来看,欧洲安全困境的核心‘解法’是尽快解决俄乌冲突,让欧洲从危机带来的边境动荡、难民问题、能源危机、通货膨胀等问题中缓过来,将欧洲战略重心从安全回归发展。”陈旸说,但是,美国把持着俄乌冲突走向,欧洲目前仍缺乏“止战”氛围。支持乌克兰是欧洲整体的政治氛围和舆论共识,支援乌克兰对抗俄罗斯、“以战止战”是部分欧洲政治精英解决俄乌冲突的策略选择。 美国的最新表态让人对俄乌冲突的解决前景难以乐观。陈旸分析,拜登此次欧洲之行,一方面给乌克兰带来“兴奋剂”,为乌克兰提供心理和实际支持,也向乌克兰持续战斗发出动员令。另一方面给欧洲国家带去“强心剂”,俄乌冲突升级一年来,欧洲国家逐渐认识到,欧洲是利益受损最大的一方,饱受能源危机、经济困境、难民压力、社会动荡等多重因素影响,精疲力尽。拜登先后访问乌克兰、波兰,带动中东欧国家在欧洲话语权上升,继续扎紧跨大西洋关系的安全纽带。 “拜登突访乌克兰的核心目的是实现美国国内政治周期与其对乌克兰政策的统一。”崔洪建认为,从国内政治层面来看,2024年,美国将迎来总统选举,拜登政府不希望俄乌冲突成为美国两党纷争中民主党的掣肘因素。从国际战略来看,美国需要借俄乌冲突巩固和动员西方阵营,同时实现对俄与对华战略目标平衡。总体来说,美国将俄乌冲突视作一个战略工具,在“力挺乌克兰”的政治表态背后,美国正利用乌克兰来实现自身战略目标。由此看来,俄乌冲突短期内还将持续,长期来看不确定性增强,未来将越来越受美国国内政治及对外战略的影响。 欧洲安全困境何解?崔洪建认为,欧洲解决安全困境的前提是推进战略自主——欧洲必须一定程度上摆脱美国战略目标对其影响和限制,从自身利益和定位出发,理性看待俄乌冲突的起源和进展原因,重新建构与俄罗斯及欧洲东部周边国家的关系,找回与俄罗斯和平共处的基础,尽量减少外部势力的影响和干扰。在此基础上,俄欧双方才能增进互信、解决共同安全关切,在经济、能源、社会方面重启沟通合作机制。这对欧洲而言,无疑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从现在开始着手推进。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